步道簡介
本區在竹坑溪長年切蝕下,不僅沿途橋梁多,峽谷、峭壁、瀑布等景觀亦相當豐富。二號橋至四號橋之間,依附崖壁且順應地勢持續下探的路段,偶有巨岩突出,需小心閃躲。過了四號橋,即來到「生毛樹」、「龍宮」、「雷音」等瀑布地形發達的地帶。其中,隸屬竹坑溪支流的龍宮和雷音瀑布,因處在硬質岩盤上,形成支流高懸於主流的「懸谷形瀑布」。雨季或大雨過後,氣勢磅礡的水瀑由高處傾瀉而下,令人嘆為觀止。
續往溪谷下游前進,五、六號橋這一段仍為綿長的木棧道;在快要抵達七號橋之前,則是一段混凝土階梯步道。幾處突出的巨石,也成為此路段最天然的奇石造景。
接下來從雷音瀑布前方經過的十號橋,可近距離感受負離子的清新。此後步道一徑上坡,除幾處地質脆弱路段需特別注意之外,不再有較大高低起伏。經過十一、十二號橋和幾個迴彎,抵達一處涼亭、廁所及民營賣店。可喝杯咖啡、嚐嚐在地農特產,再循步道經過幾畝菜圃和茶田,即抵達西側出入口的停車場。

人文生態
地名由來: 瑞峰舊名 「生毛樹」,因境內氣候溫暖潮溼,樹幹上垂懸的植物看起來像披著長毛的樹衣,當地人以「生毛樹」命名。後人由鄰近的海鼠山一帶遠眺,朝陽自山峰後升起,祥瑞萬千,故改名為「瑞峰」。
動物
步道上有機會發現椰子大象鼻蟲、大鳳蝶、灰喉山椒、繡眼畫眉、棕面鶯、鉛色水鶇、紅嘴黑鵯、樹鵲、五色鳥、燕子、斯文豪氏攀木蜥蜴和台灣獼猴等等。
植物
除了茶園景觀之外,沿線還有桂竹、水同木、薑黃花、鐵線蓮、杜若、梅花、朴子樹、櫻花、馬櫻丹、野薑花、扛板歸、台灣百合、檳榔樹、秋海棠、月桃、桫欏、山蘇和黃裙竹笙等等。
地形樣貌

竹坑溪步道沿竹坑溪谷而建,沿線有許多瀑布自群山奔流而下,最大的兩座是落差約120公尺的龍宮瀑布,以及落差近200公尺、共分五層的雷音瀑布,在十號吊橋上可仰望一至四層的景致,兩者皆屬於懸谷型瀑布,下方的瀑潭共同形成雙水潭的景觀。
特色
樹多、橋多、瀑布多、溪谷多、階梯多、負離子多,皆是竹坑溪步道與眾不同之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