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道簡介
圓潭自然生態園區佔地約5公頃,沿著步道行走約1小時左右大概可以繞一圈。園區依圓潭溪修築,有著神似莫內畫作的小橋流水,也有三個雅致的瀑布、豐富的地形景觀和各式各樣的動植物可以觀賞。
徐徐的涼風吹來、悅耳的蛙鳴、飛舞的蝴蝶、晝伏夜出的螢火蟲、溪底悠游的魚兒以及空中翱翔的飛鳥,隨手一指都是最棒的天然教材。平坦整潔的步道便利老人家行走,也讓小朋友可以開心跑跳,走累了,不遠處就有涼亭或觀景台可以稍事休憩,極度愜意。

人文生態
.灶: 園區內有幾個不同用途的灶如樟腦灶、筍灶、紙灶。早年這裡有許多樟樹、竹林,所以居民在此提煉樟腦、製作筍干或造紙,目前已不再使用,僅存遺跡。
動物
豐富的地形使園區有水、陸、空各界動物出沒。溪裡有台灣鏟頷魚、台灣石斑魚、台灣馬口魚、蔡氏澤蟹、拉氏青溪蟹,兩棲類如艾氏樹蛙、莫氏樹蛙、黑蒙西式小雨蛙、褐樹蛙、古氏草蜥、台灣滑蜥。空中飛舞的除了各種蝶類之外,也有蜻蜓、豆娘、螢火蟲。鳥兒的種類亦是相當豐富,林鵰、藍腹鷴、大冠鷲、鳳頭蒼鷹、紅尾伯勞、翠鳥、小白鷺、河烏、鉛色水鶇、黑冠麻鷺在此棲息。
植物
園區內常見轎篙竹林、大葉楠、香葉樹、山香圓、樟葉槭、台灣朴樹、山黃麻、墨點櫻桃,此外因濕度高,也有多種蕨類如山蘇、崖薑蕨、鐵線蕨、鐵角蕨、蹄蓋蕨。
地形樣貌

地質年代為上新世-更新世,地層屬卓蘭層,主要由砂岩、泥岩和頁岩互層而成。岩石硬度的差異及河川的侵蝕作用使得圓潭溪出現峭壁、陡坡、狹窄的溪谷、瀑布及壺穴地形。
特色
兼具秀麗瀑布及清新空氣的生態園區適合全家老小同遊,每年四到六月是賞螢最佳時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