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道簡介
華山13號大尖山步道,是眾多攀登大尖山路線中,最短、最輕鬆的一條,登山口已離開雲林縣古坑鄉華山村境內,來到嘉義縣梅山鄉龍眼村,因登山口距離較遠,比較不受山友青睞。而華山13號大尖山步道登山口亦有二處,都在龍眼路上,第二登山口旁有小吃店「小豬的家」較好辨認。
這條步道雖然較為冷門,但景觀絕對不會讓人失望,開闊的茶園景致,眺望遠山、俯瞰平原,一片綠意盎然,翠綠竹林優美,是條適合全家健行的路線。
大尖山,或稱「雲嘉大尖山」、「尖山母山」,是阿里山山脈西北稜延伸至清水溪西側的最高峰,山勢高聳有如一座屏障,是小百岳五嶽的西嶽名山。

人文生態
.挑筍古道: 位於雲林古坑鄉樟湖村,早期山區居民以種筍維生,村民將採收的桂竹筍、筍乾等農作物,由後棟仔山,經大尖山運往當時最大市集嘉義縣梅山村,雞鳴出發,翻越山嶺後,夜晚摸黑而歸,十分的辛苦。
.後棟仔山: 四周皆為茶園,視野開闊度更勝大尖山,山頂設有涼亭,可環視360度,天氣晴朗時甚至可以遠眺至苗栗火炎山、台中市、雲嘉南平原,夕陽、夜景均十分迷人。天氣變化時節,水氣飽海,雲霧繚繞,低海拔雲海景觀更為獨特,彷彿為海上島嶼,有如仙境。
.龍眼村: 位於嘉義縣梅山鄉,以大尖山稜脈與雲林縣古坑分界,開拓之初因見滿山生產著台灣山龍眼樹,故稱「龍眼林」,此名一直保留至今。龍眼村位於華山、太平二大觀光村處的深山處,咸少遊客進入,亦較少商業活動,人口外移嚴重,故充滿寧靜的鄉村氣息,地處海拔1000公尺以上,終年雲霧繚繞,成為生產阿里山高山茶的優良茶區之一。
動物
中低海拔鳥類、昆蟲、爬蟲、哺乳類等種類繁多。
植物
茶園、果園、檳榔樹、蕨類、竹林、金針花、繡球花、九重葛、野牡丹、拂手瓜等。
地形樣貌

地質年代為中新世至上新世,泥質砂夾頁岩的桂竹林層關刀山砂岩段。
特色
開闊的茶園景致,眺望遠山、俯瞰平原,一片綠意盎然,翠綠竹林優美,是條適合全家健行的路線。